几人拿到表的第一时间就看了起来,他们都是识字的,至少也是小学文凭,要不然也不可能会来到这了。

    单位那边有四人间和两人间,众人都默认选了四人间,毕竟价格便宜。

    没错,宿舍那边也是要收费的,四人间一个月是两毛钱一个人,两人间是五毛。这些就包括了住宿和水电的费用。

    众人也觉得合理,毕竟不能白白给这么多人住啊,这个价格在这个城市已经很便宜了。

    他们事先也都知道这个事了,所以填表的时候都很干脆,为了省钱,基本上都选的四人间。

    当天,宿舍的床铺就送过来了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晚上就不用再打地铺了。

    几人都挺兴奋的,虽然是四个人一块儿住,但这种事在农村也不少见,农村的房子比这挤多了,那么多年都过来了,没道理换一个更好的屋子就住不习惯了。

    大妮知道已经也填了申请表,然后就跟林秋燕说了这个事儿,为了感谢对方这段时间的照顾,还到外面请了一顿饭。

    林秋燕只说好,到时候搬了跟她说一声就行。当初也是因为对方没地方住,苏姐也开口了,再加上想着有个伴也挺好的。

    她其实也准备买房子了,手里的钱都攒够了,她心底也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。

    大妮也很快搬到了宿舍里面,都是用的空闲休息时间搬的,她可不能耽误上班的事。

    老家来的这些人也慢慢开始步入工作了,这些天的经历简直是让他们大开眼界。

    当初原本以为只有第一天能吃到肉,结果没想到每天中午都能吃上,晚饭虽然没肉,但也能吃饱。第一个月居然还能拿到八块多的工资。

    发工资的人说是,第一个月活还没做熟,又是学徒工,只会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。

    第二个月就会开始涨工钱,等到转正以后还能再涨一次的。

    这可把众人高兴坏了,原本以为能混口饭吃就已经很不错了,如今一个月就能挣这么多钱。

    他们可真是来对了啊。

    厂里来了新的人之后,以前的工人压力也小了一些,产能也慢慢开始提上来了。

    苏玉琢磨了一下,也可以继续往外扩散了,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周边有购买力的城市,太远了还不知道他们能不能顾得上的。

    像海城和首都这样的大城市,倒可以先把店子开起来,然后再向周边扩散。

    这是一项很大的工程,三两年的时间可搞不定的,所以苏玉也做好了准备,要在这条道路上慢慢,稳扎稳打地打拼。

    好在之前在福绵服装厂那边工作过,厂子管理方面她也学到了不少,一家三口还经常探讨方案。

    苏玉把学到的这些都用到了自己的厂里,但她知道,她还有很多需要学的。